根据《三峡大学课程思政“334工程”实施细则》要求,学院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展本科“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工作,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发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引导教师依据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要素,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加快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积极融合思政和德育教学,提升我院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和技能。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评选公平、公正和公开,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负责本次活动的领导、组织和评委组建工作,将邀请教务处、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5名院外资深专家任评委。
四、评选方案
1、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案例初选和推荐;
2、针对各系推荐的案例,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选,具体如下:
1)评选时间: 2022年11月15日,下午14:00。
2)评选地点L-2408。
3)评选形式: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示答辩会的形式实施,具体通过评委审阅申报案例文本、选手案例现场展示以及评委现场提问三个环节予以评价。案例按照1个学时或者1个完整的课程知识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说明,现场展示环节应包括阐述案例主题,对应章节及教学目标,简述案例所反映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说明案例选用的意义,并对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进行概括性陈述,现场展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3、评选表彰和交流推广:对获奖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示范性教学活动,进行推广、展示和交流。
附: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分标准
评价 指标 |
评分内容 |
分值 |
得分 |
教学 目标 |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表达具体明确; 2.覆盖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有效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 |
15 |
|
教学 内容 |
1.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2.能结合课程特色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思政元素体现时代性、科学性、专业性及针对性。 |
20 |
|
教学 实施 |
1.体现教学设计理念,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教学活动组织合理; 2.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思想引领,润物无声。 |
30 |
|
教学 方法 |
1.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育人效果为目标,教学方法体现创新性、启发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2、善于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数字资源把思政教育巧妙渗透教学全过程。 |
25 |
|
案例 呈现 |
图文并茂,陈述思路清晰,精神饱满,能够简洁、完整呈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流程,特色鲜明,具有较大推广借鉴价值。 |
10 |
|
合计 |
100 |
|